近,工作报告中关于2023年工作重点部署引起了广泛关注。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报告中首次提及了加强城乡环境基设施建设重要. 与以往注重城镇化角度不同,此次报告强调了环境层面城乡基设施建设. 那么,在城乡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将迎来哪些新政策落实呢?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委负责人就提升城乡环境基设施建设水平进行了回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表示,自党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环境基设施建设,通过超过1000亿元预算内投资,医疗管理系统带动了超过1万亿元地方和社会投资,从而支持各地环境基设施建设。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超过1500座,污水管网达到约30万公里,医疗管理系统垃圾处理厂超过500座,危险处置能力达到1.6亿吨/年,增长了4倍. 这些举措有效解决了人们身边污水和垃圾等突出环境问题。
然而,刘德春也指出:“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城乡、区域环境基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基设施建设水平,国家将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推进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
加快城镇老旧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推进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提升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水平,并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
加快完善垃圾分类设施体系,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短板,鼓励推动设施覆盖范围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
加快健全医疗收集转运体系,支持现有医疗集中处置设施提标改造,确保医疗应收尽收和应处尽处. 科学布局建设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危险集中处置设施,提升危险环境和风险防范能力.
住房和城乡城建司副司长杨宏毅也表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推动城乡发展重点. 近年来,住建部与相关部门共同指导各地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一工作重点包括消除卫生角、修复破损路面、整治公厕环境等.
通过加强城乡环境基设施建设,我们能够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工作报告中对此次工作重视也表明了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高度重视. 相信在各级共同努力下,我国城乡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